大河网讯 (记者 魏蔚)近日,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《贾鲁河复航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公示》,表示河南将抓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工作,全力推进贾鲁河复航工程,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。
贾鲁河历史上曾是沟通南北的“黄金水道”,北宋时期承担汴河漕运重任,明清时为重要水运干线,后因多种原因断航。此次复航工程,不仅是河南补齐水运短板的关键举措,更是中原省份实施“向海图强”战略的缩影。
资料图片
河南省政协委员持续关注内河航运发展,推动贾鲁河复航工程纳入政策议程。
2015年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,李绍彬委员提交《关于加快实施贾鲁河航运开发恢复通航的提案》,首次系统论证复航必要性。
今年初,省政协常委董林,省政协委员唐彦民、靳正付等围绕贾鲁河开发、强化河南内河航运一体化运营、内河航运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等提交相关提案、积极建言献策。
结合贾鲁河流域发展的总体定位,省政协常委董林在《关于进一步开发贾鲁河的提案》中从贾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、水运功能及漕运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,推进贾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。
省政协委员唐彦民认为,我省内河航运发展已全面起势,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已初见成效。他建议,加强河南省内河航运一体化运营,适时组建我省内河航运一体化运营平台,整合我省港口、航道、航运、临港产业及相关资源,实现一体化运营,引领全省水路运输和港口经营行业转型升级。
集装箱运输因高效、安全、便捷的优越性成为当前货物运输主流。在省政协委员靳正付看来,为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和解决箱源向内河集聚能力不足的问题,急需省级层面和地市等研究出台港口集装箱运输补贴政策,出台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扶持政策。他还建议,研究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支持政策,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,实现内河航运与铁路、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,通过多式联运的发展,进一步提高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竞争力,全面推进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水路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。
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,省发展改革委、省交通运输厅、省水利厅、省文物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答复。
省发展改革委在答复中表示,积极支持内河航运发展。具体措施包括:加强政策保障,印发实施《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;强化基础支撑,加快实施航运“11246”工程。当前,沙颍河、淮河、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项目正加快实施,周口港、信阳港等稳步推进扩容提质工程,疏港铁路、疏港公路建设也在加速,以服务“铁转水”、“公转水”。持续提升港口服务能力,积极推进与宁波港等沿海港口合作,支持引导企业提供“一次委托、一票到底”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。
为推进全省港航资源高效一体化利用,省交通运输厅印发《河南省港口岸线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,聚焦航运立法、规划体系,航道、船闸、船舶管理,港口岸线审批,智慧港航建设等方面,充分借鉴广西、江苏、安徽等水运发达省份经验,初步制定了未来2—3年政策体系清单,加速完善我省内河航运制度体系。
省水利厅近年来积极推进贾鲁河综合治理,持续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,显著完善了流域防洪体系。通过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(包括新建加固堤防、疏浚河槽、建设拦河闸等),构建了“提、蓄、滞、节、排”于一体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,系统提升了防洪标准和河道泄洪排涝能力。同时,省水利厅积极配合推动复航工作,已完成水资源保障分析报告,并将其纳入正在修编的《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》,全力支撑贾鲁河早日复航。
为进一步做好贾鲁河漕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,省文物局在回复中表示,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,把贾鲁河沿线的漕运文化遗产调查清楚,搞清楚其分布特点;保护好贾鲁河沿线的漕运文化遗产,按照其现状和历史文化价值,分级分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,将贾鲁河沿线的漕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“河长制”、“墙长制”等考评体制机制,确保贾鲁河漕运文化遗产的安全,加强对贾鲁河漕运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与传承。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